搜本站
搜索
lis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19-01-28 10:06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2018年12月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副主席欧阳晓晖作主题发布。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许宏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段毅、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局长金满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任福生主持发布会。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任福生

 

没有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卫生健康事业与每家每户、每位老百姓、每天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最基本的民生。“健康中国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工作纲领,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支撑。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开启后,我区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各族群众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大幅提升,已成为自治区富民强区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又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为纪念、宣传、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辉煌成就,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安排,今天我们举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

主要发布内容是:介绍1978年以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工作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就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区卫生健康事业

改革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自治区副主席  欧阳晓晖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关注人民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民健康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2016年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了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将人民健康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建设,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努力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围绕加快推动健康内蒙古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大力发展振兴蒙中医药事业,精准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区卫生健康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下面,我重点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四十年来取得的成绩。

第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是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的四十年

一是卫生健康投入力度持续加大。1978年,全区医疗卫生总投入不到5000万元,2017年投入近1000亿元,增长了2000倍。医疗卫生投入占GDP的比重由0.8%提升至5%,增长了6倍多。通过加大投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设备配置、诊治能力得到极大加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环境明显改善、经济负担明显减轻。

二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健全。1978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仅有4000个,2017年发展到2.4万个,增长了6倍;1978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是2.5万张,2017年发展到15万张,增长了6倍,每千人口床位数从2.25张增加到5.95张,比40年前年增加了3.7张;1978年,全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是5.9万人,2017年发展到18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从1.47人增加到2.78人,增加了1.31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从1.45人增加到2.84人,增加了1.39人。

三是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改善。从综合反映国民健康的重点指标上看,发生了“一升两降”的显著变化:“一升”是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升。1981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区人均预期寿命是66.7岁,2017年已经上升到了75.8岁,增长了9.1岁;“两降”是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大幅下降。1978年,婴儿死亡率是57.2‰,到2017年,下降到了4.36‰;孕产妇死亡率我们掌握的最早的监测数据是1990年的,为147.73/10万,到2017年,下降到了13.07/10万。

第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是医药卫生改革全面深化的四十年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我国进行了多轮医药卫生领域的改革,特别是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近百个政策文件,完善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路径,重点从医疗、医保、医药三个方面联动推进。

一是医疗方面。重点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两个方面推进。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基本理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在所有公立医院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价格调整机制、医保支付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也正在向纵深推进,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以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到2017年底,共建成医联体177个。建立了覆盖97个旗县(市、区)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组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9247个,1062万基层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二是医保方面。先后经历了公费医疗、自费医疗、医疗保险等阶段。2016年,自治区全面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实施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稳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2003年,自治区启动新农合工作,当年农牧民人均筹资标准为30元,2017年筹资水平达到690元,提高了23倍。医保报销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了85%和75%左右。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为解决群众异地就医跑腿垫资的问题,我们在全国较早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截至今年10月底,全区跨省异地就医结算6.41万人次。

三是医药方面。近年来,我们重点从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分类采购机制、提高药械供给质量等方面,不断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从2009年开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以来,先后开展了7次集中采购,最大限度地压缩了流通环节的虚高价格。其中,价格下降最明显的是2015年,集中招采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27.19%左右,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下降了20%左右。2017年起,全面推行了药品购销“两票制”,并探索建立了“省际联盟”联合采购、医联体带量采购、县乡村一体化捆绑配送等工作机制,想尽一切办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药品耗材价格。

    第三,改革开放四十年,是卫生健康服务优化提升的四十年

一是着力转变卫生健康服务模式。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紧紧围绕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重点公共卫生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新一轮医改实施以来,政府为群众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从2009年的15元提高到目前的55元,服务项目从9类增加到了14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自治区已连续多年保持了无人间鼠疫疫情、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和艾滋病低发态势。

二是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工程,持续开展“三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医教协同、科卫协同机制,重点抓好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建设了179个领先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工作;近百项卫生科研成果获自治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了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加便利,我们在三甲医院推开日间手术,在农村牧区实施了“小药箱”工程,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流动服务车、健康一体机等,探索建立了“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是着力打赢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认真落实“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在集中救治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等9种大病贫困患者的基础上,又将14种大病纳入救治范围,大病救治率达到97.3%。2016年、2017年在全国健康扶贫工作考核中,我区连续两年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表扬。2018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我区巡查时,对健康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第四,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的四十年

四十年来,计划生育工作先后经历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四个阶段。人口出生率,1978年是18.5‰,2017年下降至9.5‰;人口自然增长率,1978年是13.3‰,2017年下降至3.7‰。卫生计生整合后,稳妥有序地实施了“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积极倡导优生优育的生育观。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奖励和扶助政策,深入实施新家庭计划,全面创建幸福家庭。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健康老龄化和医养结合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第五,改革开放四十年,是蒙中医药事业提档增速的四十年

颁布实施了《中医药(蒙医药)条例》,开展了振兴蒙医药行动计划和基层蒙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强化蒙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和基础保障,蒙中医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1987年最早的统计数据,全区公立蒙医中医医院仅为64所、床位0.3万张,到2017年,机构增加到122所,床位增加到1.8万张,机构增加了近2倍,床位增加了6倍,专业技术人员发展到2万余人。积极推进蒙中医药传承创新,培育蒙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学科,挖掘整理蒙医药古籍文献100多部,完成制定蒙医药标准14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蒙古国等国家的交流合作,蒙中医药国内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回顾四十年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历程,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知,当前工作中还有一些短板弱项,一些工作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对理想信念最好的诠释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就是不懈怠、不停步、再出发。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精准对接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要,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奋力谱写健康内蒙古建设的新篇章,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健康支撑。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区卫生健康事业

改革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问答环节

 

1.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改革开放40年,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下一步,按照全方位全周期的保证人民健康的要求,我区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方面有什么安排?

许宏智:改革开放40年来,全区卫生健康事业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从老三件到人工智能,从三联单到社保卡,从防疫站到疾控中心,从“除四害”到“厕所革命”,从“一根针一把草”到蒙医药走出“国门”,从“只生一个好”到“全面两孩”,每一项卫生健康政策的变迁,都映射着改革者、实践者的智慧勇气;每一点健康体会的改善,都折射着民生工程的披荆斩棘。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内蒙古逐步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加自治区医疗服务资源供给,优化医院资源布局,远程医疗系统实现覆盖旗县区;建立健全医教协同、科卫协同机制,以卫生健康人才为主线、以继续教育为基础、以科研创新为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全区医疗卫生人员学历层次、专业技术能力。着重加强全科医生和儿科医师队伍建设。截至2017年底,我区共有全科医生3968人,城乡每万居民拥有全科医生1.58名。到2020年,我区城乡每万居民将拥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城乡分布趋于合理,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较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我区目前有儿科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数1752人,今后每年至少新增儿科医师300名,到2020年,全区儿科医师将达到3000名,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0.69名,基本满足儿童医疗卫生需求。同时,通过人才引进、招聘、培养等方式,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继续发挥医疗机构院士工作站领头羊作用,指导学科建设与发展,带动全区医疗服务整体能力不断提高。

第二,要进一步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夯实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落实医疗技术规范,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提高实名制预约诊疗率和持续优化诊疗流程,清晰合理收费;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扩展优质护理服务范围。

第三,要加强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健康传播联盟优势,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把创建卫生城镇作为创建健康城市、健康旗县、健康村镇前置条件,加大创建力度。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到十三五末居民健康素养达到20%。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持续加强鼠疫、布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以及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工作,全面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和地方病病区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能力建设。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优生优育工作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健全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有效提升妇女儿童疾病防治水平,稳步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不遗余力坚守母婴安全,使妇幼健康服务迈上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区有医养结合医疗机构171个,其中,已建成83个,纳入医保24个。下一步将规划新建一批医养结合重点项目,到2020年,创建3个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地区,1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30个自治区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100个自治区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200个自治区级医养结合示范社区。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全区各族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第五,要以新机构组建为契机,开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新机构、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全区卫生健康行业人员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继续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加强理论政策的学习研究,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着力破解制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凝心聚力、团结协作,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和专家人才队伍,不断开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保障全区人民健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内蒙古日报社记者:刚才,欧阳晓晖副主席介绍了我区健康扶贫方面的成绩。据我了解,因病致贫返贫是导致贫困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老百姓也非常关心。我的问题是,我区启动健康扶贫工程以来,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段毅:2016年以来,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扶贫总体要求,自治区多次召开健康扶贫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以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为核心,统筹谋划布局,精准综合施策,狠抓推动落实,健康扶贫工作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截至2018年10月末,全区31.3万脱贫户中,患病贫困户脱贫有14.1万,占已脱贫户比例的45.1%。具体来讲,主要开展了六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精准核实核准工作。连续三年对贫困人口进行逐户、逐人、逐病核实核准,累计核准患病贫困人口253547户、347769人,核准率达100%。

二是实施医保倾斜政策。对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补助;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健康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保障基金的“五重”保障机制;实施了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从2016年的5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0%左右。

三是开展大病集中救治工作。对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胃癌等9种大病进行集中救治,截止目前已救治5634人,救治比例达97.3%,将于年底救治完毕。今年,我们又将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等14种大病列入救治范围,截至目前已救治10529人,救治比例达94.7%。

四是开展了慢病签约管理工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常住贫困人口实现了全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得到规范管理。截至2018年9月末,已有31万慢病患者享受签约服务。

五是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北京和区内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旗县医院、强化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搭建覆盖旗县和苏木乡镇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等方式,极大提升了贫困旗县服务能力。近3年,共为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医学人才1780人。

六是实施健康扶贫防病行动。将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促进、爱国卫生等公共卫生全面融入贫困地区防病行动中,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广泛开展健康巡讲等活动,推进疾病预防的“关口前移”,从健康的角度出发,精准、持续的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使广大群众的防病知识水平和自我防病能力进一步提升,收益度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控制因病致贫返贫增量。

3.凤凰卫视记者:在本轮机构改革中,组建成立了新的医疗保障局,对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想提两个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医疗保障事业经历了哪些变迁、取得了哪些成就;二是医疗保障局成立后,下一步打算是什么?

金满义:我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总的讲,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区医疗保障事业经历了制度从无到有、范围从小到大、待遇从低到高的历史性飞跃。

一是从制度上,经历了从无到有到不断完善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区积极探索和稳步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1999年开展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003年开展全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改革,2007年开展全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016年底实现全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成了以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大额医保、大病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二是从保障能力上,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17年底,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61.51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统筹层次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也不断提升。目前,全区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5%和75%左右。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最初的20元增加到今年的490元,2018年,各级财政补助达到87亿元。从2013年起,自治区探索建立大病医疗保险制度,2016年实施全区统一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在住院统筹基础上,各地区普遍建立了以特殊慢性病为主的门诊大病保障制度。2017年、2018年分别将国家通过谈判确定的以抗癌药为主的36种和17种药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同时,我区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险条例》,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扶持蒙医药事业发展,持续提升医保经办服务能力,实现了区内外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将外出农牧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现在我回答你第二个问题。

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医保工作高度重视,根据自治区机构改革方案,将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自治区民政厅的医疗救助职责,原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的药品、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自治区医疗保障局的成立,标志着医疗保障的治理机制、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迈出新步伐。面对新使命,新要求,全区医疗保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解决医保改革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为着力点,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巩固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模式。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继续巩固完善大病保险精准支付政策,加大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力度,规范大病保险委托承办管理。加强三项制度的有效衔接、跟踪调度和运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全民医保的保障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机制,加强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监督管理。制定出台《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医保协议管理,充分应用医保智能审核和实时监控,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三是稳步扩大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构建科学合理药品招采体系。坚持基本保障和责任分担的原则,建立医保目录和支付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建立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制度。完善药品、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配送及结算管理政策并监督实施。配合抗癌药降税政策,推进医保目录内抗癌药集中采购,有效降低参保人员就医负担。

四是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推动“三医联动”。严格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强化基金收支预算管理。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推动总额预算下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健全利益调控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协同推进医保、医疗和医药的三医联动改革,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新的使命在召唤我们,历史在考验我们,全区人民在检验和期盼着我们。我们一定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和推进全区医疗保障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更好地保障广大参保群众“病有所医”,谱写出医保事业的新篇章。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